在对面的“山猫营”,所属的部队竟然是号称塔国第一机械化旅的近卫 133 旅!
而此时此刻,正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正是这支强大旅队的一营主力部队。
通常该旅只是承担首都地区的防卫守护任务,这次在这里见到他们,叶修更加确认了对方不怀好意的目标就是这片争议地区。
1997 年,那时候的塔国刚刚结束了一场惨烈的内战,整个国家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各项事业都需要重新建设和发展。
其中,军事建设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
在陆军装备方面,红苏式装备构成了塔国陆军的主要装备体系。
这种装备体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塔国陆军装备了两种主战坦克,分别是 t-72 和 t-62。
其中,t-72 坦克作为较为先进的存在,其总数大约在 30 辆左右。
这款坦克在红苏坦克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良好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性而闻名。
t - 72配备有125毫米滑膛炮,能发射多种炮弹,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等。
在此时的战场上,这样的火力足以对多数装甲目标构成威胁。
动力系统也较为强劲,具备不错的越野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能发挥一定的机动作战能力。
防护上,t - 72采用复合装甲,一定程度上抵御敌方的反坦克武器攻击。
而t - 62坦克数量大概有44辆,它是苏联早期的主战坦克,相比t - 72,在性能上有一定差距。
t - 62装备的是115毫米滑膛炮,虽然也有一定的穿甲能力,但射程和威力都不如t - 72的125毫米炮。
防护方面也相对薄弱,在面对新型反坦克武器时,生存能力稍显不足。
不过,在1997年的塔国,这些t - 62坦克依然是陆军装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些改进和维护,也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也是机械化旅的重要装备。
bmp - 1步兵战车有8辆左右,它是苏联较早装备的步兵战车,车体采用匀质钢焊接结构,较为低矮紧凑。
装备一门73毫米2A28型低压滑膛炮,能在一定距离上压制敌方目标,还配备有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具备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不过,它的抽烟装置性能较差,长时间作战车内环境对士兵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bmp - 2步兵战车有15辆左右,它是bmp - 1的改进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上都有所提升,装备一门30毫米机关炮,对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的打击能力更强。
装甲输送车方面,btR - 60、70或80步兵战车共有23辆左右。
btR系列装甲输送车具有一定的机动性和防护能力,能够搭载步兵快速抵达战场,为步兵提供一定的掩护。
其中btR - 80在当时算是较为先进的型号,采用轮式底盘,机动性好,可水陆两栖行驶,装备有14.5毫米机枪和7.62毫米并列机枪,能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 。
在火炮方面,有10门122毫米d - 30榴弹炮,这种榴弹炮是苏联时期的经典火炮,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和较远的射程,最大射程可达15公里左右,能够对敌方阵地、集群目标进行有效的火力覆盖。
还有3套bm - 21“冰雹”火箭炮,它是一种多管火箭炮,一次齐射能发射大量火箭弹,对大面积目标进行火力压制,给敌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威慑和实际的杀伤破坏 。
此外,还有1门120毫米pm - 38迫击炮,迫击炮适合在复杂地形下使用,能够对遮蔽物后的目标进行打击。
再看近卫133旅一营,作为主力部队,装备自然是较为精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