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叶修同志,作为联合国东大维和部队先遣指挥官,全权负责先期抵达部队的指挥、部署及与联合国监督团的协调工作。
第4军区所属第111轻型机械化山地旅的部分支援单位加强工兵、医疗、通讯等,该旅熟悉高原环境,机动性强。
目前该旅已经正在紧急进行物资和人员动员,预计在5小时内开始机械化行军。
空降兵第15军某旅第3营作为第一波快速反应力量,已全员换装完毕——佩戴蓝色联合国贝雷帽\/头盔,臂缝联合国旗和国旗标识,车辆喷涂醒目的UN白色标记。
大型军用运输机负责运送重型装备和主力部队;
同时,紧急征用的数架大型民航客机将负责运送大部分轻装人员,以最大化投送效率和速度。首批飞机已经接到指令,开始依次起飞!
在联合国框架下,确保我方维和部队的指挥权完整和行动自主性。
用命令里一句略带锋芒的话说:“自己家的部队,肯定不能让其他人瞎插手,现在情况已经够乱的了!” 这既是对部队负责,也是对维和任务负责。
叶修迅速将国内的决定和部署向监督团团长及其他主要成员进行了通报。
当听到“空降兵第15军某旅第3营”时,叶修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和坚定——
这正是当初在“砺兵-2001”演习中,与他并肩作战、死守“磐石”机场的英雄部队!这不仅是战术上的最佳选择,更是一种信任的延续。
“各位,”叶修环视众人,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临危受命的决然。
“我部先遣队将在24小时停火期内,全力向目标区域机动。
消息传出,举世瞩目。东方大国以其惊人的组织效率、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和毫不犹豫的担当精神,在联合国授权的第一时间,便扛起了止战维和的大旗。
他握紧了手中的卫星电话,目光投向东南方向——那里,是他熟悉的部队即将降临的地方,也是他新的、更加艰巨的战场。
叶修要做好的就是在自己的战友到来之前,把前期工作做好,让大部队到场就能够执行任务。
千里之外,驻扎在西部高原某战略要地的第4军区第111轻型机械化山地旅驻地,正值一个看似普通的下午。
阳光透过稀薄的空气,洒在整齐的营房、保养良好的装甲车辆和飘扬的军旗上,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却又暗藏锋芒。
突然,一声尖锐、急促、穿透力极强的警报声,毫无预兆地划破了营区的宁静!这声音不同于日常的训练警报,其频率和持续时间,瞬间让所有听到的官兵心脏为之一缩!
“呜——呜——呜——!!!”
这是一级战备警报!最高等级的作战准备信号!
仅仅一两秒钟的确认时间,整个庞大而有序的营区,仿佛一座瞬间被点燃的巨型引擎,轰然爆发!
“一级战备!全体人员!按预案紧急集合!” 各级指挥官、值班员声嘶力竭的吼声,通过营区广播系统和基层单位的对讲网络,层层传递,压过了刺耳的警报长鸣。
旅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内,气氛紧张得如同凝固。
巨大的电子态势图上,代表本旅各单位的光点正在迅速由代表日常驻训的蓝色,转变为代表一级战备的刺眼红色。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参谋人员急促的汇报声不绝于耳。
旅长、政委等主要首长端坐在指挥室里,他们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屏幕和不断更新的文书上。
“命令:各部按照‘雪域-7号’预案,务必在一小时内完成出动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政治工作部,立即展开战前动员,着重强调此次任务的特殊性以及严格的纪律要求!”政委紧接着下达指令。
一道道指令如同一道道闪电,从指挥中枢迅速传递到每一个末端单位。
这些指令清晰明确,确保了整个部队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