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0章 绸缎商人李华强(1 / 2)

“侧妃娘娘所言极是!买家想省钱,卖家想多赚,谁也不愿平白无故地多掏一笔钱。”

“到头来,管理处不仅落得一身骂名,还会连累整个交易中心的名声。”

王富贵越想越觉得后怕。

大唐交易中心虽不及那座正在动工的摩天高楼工程浩大,却也是耗费数万贯钱财才建成的宏伟建筑。

单论规模,在长安城里也是首屈一指。

若是一个项目刚在自己手上出了岔子,紧接着又搞砸一个,他感觉自己在燕王府的差事恐怕就做到头了。

“谁说要收他们的钱了?”李想用一种看蠢材的眼神瞥了王富贵一眼,“管理处与大唐皇家钱庄联手,生意一旦兴隆起来,每日经手的货款何止万贯?数十万贯都有可能!”

“这些钱款虽非我们所有,但我们可设定七日的结算期限。”

“在这七日之内,这笔庞大资金的支配权,实际上就在我们手中。”

“手握如此巨款,还愁没有生财之道?何需去赚那点蝇头小利?”

李想心中暗笑,大唐的人终究是思路太直。

后世那些金融玩法,随便拿一个过来,就能在此地大放异彩。

此法既能让买家安心付款,又能让卖家放心出货,管理处更能借此机会盘活资金,赚取厚利。

这简直是完美的一举三得之策!

“妙啊!王爷此计真是绝妙!”武媚娘的眼中闪烁着异彩,“如此一来,凭借燕王府在商界的声望,管理处的公信力自然无人怀疑。”

“商贸往来中最关键的信任难题,就这么被我们解决了!这等于为大唐交易中心的繁荣铺平了道路。”

“毫不夸张地说,假以时日,无论是东市还是西市,都将被我们远远抛在身后。”

武媚娘深知商业活动的核心症结所在。

在这个时代,大宗交易多局限于熟人圈子,彼此信得过才敢合作。

这种模式虽然稳妥,却也极大地限制了商业的广度。

尤其是对那些初入商海的新人而言,缺乏人脉便意味着寸步难行。

现在,大唐交易中心管理处的出现,恰恰为他们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

李华强倚在自家铺子的门框上,神色黯然地望着交易中心里稀疏的过客。

他年方三十三,在蜀地已是小有名气的锦商,家业殷实。

可他不满足于偏安一隅,将自己全部的积蓄都换成了两千匹上等蜀锦,满怀憧憬地来到了这商贾云集的天子脚下。

他原以为,凭借这批货,自己能在长安城一鸣惊人,让财富再上一个台阶。

然而,京城的繁华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自开春抵达至今,他带来的蜀锦一匹都未能售出,全都静静地躺在货栈里。

这些精美的丝绸制品娇贵得很,不仅每日都在产生着仓储费用,更让他时时刻刻担心会因存放不善而有所损坏。

“东家,咱们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身旁的族侄李迁韧轻声安慰道:“多亏这交易中心新开张,免了咱们头三个月的铺租,货栈也允我们免费存放一个月。”

“否则,光是这些开销,就足以把我们压垮了。”

李迁韧是他此行唯一的帮手,其余十几个雇来的伙计,早因资金周转不灵,被他结清工钱遣散了。

“我就是想不通!”李华强烦躁地捶了一下门框,“我们这批新出的蜀锦,色彩斑斓,纹样精巧,为何就无人问津?”

“虽说我们定价不低,可西市那些成色远不如我们的,标价都比我们高,照样有人买!”

他当初在益州,以一匹一贯三百文的高价收来这批货,指望在长安能卖到两贯钱。

谁曾想,如今连本钱都卖不出去。

他早已没了赚大钱的念头,只求能少亏一点,保住元气便好。

“东家,我瞧着这京城里,穿棉衣、用毛布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李迁韧忧心忡忡地说,“前些年羊毛织物就风靡一时,会不会是这些新料子,抢了

最新小说: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大奸臣当道 大唐钓鱼人 大明辽国公 三国:开局截胡郭女王,曹操麻了 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 以捕快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