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上贷款的风险存在。
因为这些人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又不能贷款怎么办呢?那么就出现一个银行销售人员,筛选出一些具有潜力优质的人员,出面进行沟通。
就比如找到这个次贷者,告诉他们我们有能力帮助你们拿到贷款,但利息比市场上贷款要高,如果还不上来,则是依然会被抵押处置房产。
就比如,一个购房者在购房后的前几年以固定利率进行偿还贷款,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因为目前的市场房价都保持一个非常理想的高位繁荣,再加上阿美莉卡的存款利息很低,银行就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投资目的地。
这种有增值的抵押物,则是银行最看重的。
但是随着阿美莉卡房产上涨的动力不足,短期借贷利率升高。
次贷还款利率也会大幅上涨,购房者的还款负担一样会增加。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此种贷款就存在高风险、高收益,如果对方履约好,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你不好,那么我们大家都跟着遭殃。
那按照逻辑关系,最多就是银行不好过,怎么会引发大面积金融危机呢?那么接下来就需要了解金融资本的骚操作手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首先第一个出场的名词就叫杠杆:很多投资银行与金融机构,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采用几十倍杠杆的操作。
就比如一个投行自身的资产价值是20个亿,加上40倍杠杆就是800亿。
你可以理解,这家投行以本身20个亿的资产为抵押贷款借贷800亿的资金流,用于市场的投资行为。
如果投资项目利润是10,那么就是80亿的资金。
与这家投行本身的资金而言,这已经超出他原本的资金4倍,也就是400的利润。
反之亦然,你如果亏损10,那么就不但把自己的老本20亿美元输掉,还要倒欠银行60亿。
当然了,在日常的操作中,银行不会傻到让你倒欠银行60亿,而是快要输掉20亿后,银行就会提醒你追加保证金,如果不能满足,将会给你强制平仓卖掉处理。
股市、期货和债券都是这么操作的。
第二个出场的名词叫cds合同,就是信用违约互换。
当投行a认为杠杆操作风险高的话,按照正常的流程规定,银行不会轻易的给你这样冒险操作。
那么有金融者开始想另外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
这种保险就叫cds。
比如投行a为了降低杠杆风险就找到机构b,这个机构b可以是银行、也可能是投行、又可能是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这个时候,a就和b说,你来帮助我的这个贷款做违约保险行不行,我每年都可以给你支付九千万的保险费,可以签约10年,这样的话,总共就是9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的话,这笔保险费就全部是你的。
假如违约的话,你要给我赔偿违约费。
所以投行a就这样考虑,如果我没有违约,我就可以赚80亿,这里面拿出9亿支付保险,我还可以赚71亿。
如果我已经违约了,反正还有保险公司来兜底。
总结一下,对于投行a来说,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过机构b也不是一个傻子,按照正常流程手续还要做一个评估。
于是拿着这些资料回去做一下投资统计分析,如果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的话,做100家这样的生意,总计就可以赚到900亿的保险费。
如果其中有一家违约的情况,赔付80亿完毕后,还可以赚到820亿。
如果违约三家的话,还可以赚660亿。
于是投行